房贷的扣除比例怎么填,看看是否满足要求

众所周知,个税专项扣除和大家的到手收入息息相关,通常月收入达到了5000元就要按一定比例缴纳个税。不过要是有了房贷是可以申报房贷利息支出来抵扣个税的,那么房贷申报扣除比例怎么选?这里就给大家来简单介绍下。

一、房贷扣税申报扣除标准

1、首先有两个数字必须清楚,一个是每月扣除的金额是1000元,一个是最长扣除期限是240个月;

2、其次是对房屋套数的要求,仅限于首套房贷才能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扣除,可以是婚前个人房贷也可以是婚后共同贷款买房。像要是把首套房卖了再买,因为之前享受了首套房贷利率,可能是不在申报范围内的,具体要去问所贷款的银行。

3、还有就是是否具备申报个税扣除的资格,即月收入达到5000元或者是年薪达到6万。

房贷的扣除比例怎么填,看看是否满足要求-1

二、房贷申报扣除比例怎么选?

有两种选择。

1、从一方按100%的比例申报,即1000元的扣除金额,由一个人百分百申报;

2、双方各申报50%,即夫妻双方对1000元的每月扣除金额分别申报500元。

具体怎么选要结合上述的扣除标准考虑。打个比方,假设夫妻双方只有一个人达到个税扣除标准,则只能是由一个人进行申报;如果两个人都达到了,可以各申报50%,也可以直接让一个人申报都行。

以上即是“房贷申报扣除比例怎么选”的相关介绍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(0)

大家还在看

  • 征信有问题贷款买房怎么办,有小额贷款影响房贷吗

    大家都知道,房子抵押贷款作为银行放款风险度最大的产品之一,其审核也是极其严格的,银行批房贷时除了要看贷款人还款能力以外,还会对贷款人的征信非常重视,如果征信不好是很难批贷的。那么,买房征信有小额贷款…

    2021-10-27
  • 网贷逾期过还能借的平台,正在逾期有负债能下款的口子

    虽说这些年,各地区为了净化网贷市场,都推出了相关的法律法规,使得不少网贷平台退出了网贷行业,但网上活跃的网贷平台还是有很多的,并且在年轻人当中十分受欢迎。但很多人申请网贷,都不太注重按时还款。那么,…

    2021-01-05
  • 小贷申请一个拒一个?贷款被拒很多次,还能贷吗

    经常能够看到有小伙伴在网上寻求大家帮忙检查个人征信,似乎在很多小伙伴们看来,征信好坏是申请银行个人贷款的关键。如果征信没有问题,贷款就应该顺利通过。可事实上,不少用户的征信并没有什么明显问题,但贷款…

    2020-12-13
  • 买二套房要把第一套房贷还清吗?

    众所周知,用户购买第一套房子和第二套房子的条件会有一些不同,比如说两者的贷款利率计算、房贷首付比例等都存在些许差异。 买二套房需要把一套房贷款还清吗? 可以不用还清,但根据规定,购房者必须准备6成以上的…

    2021-10-25
  • 花呗和备用金突然用不了,备用金无法取用图片

    支付宝旗下有不少优质的信贷产品,比如说花呗、借呗、网商贷、备用金等小额贷款产品,而其中的备用金零星借款,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。但是,最近却有很多人发现自己的备用金不能用了,这是怎么回事?下面,小编就来…

    2021-03-31
  • 花呗上征信影响贷款买房吗,使用花呗影响房贷审批

    花呗要全面上征信了。这事我一个多星期前知道的,只是没想到关注的人会这么多,还上了热搜。毕竟用户量大吧,多多少少大家都有一个顾虑: 花呗上征信会不会影响银行贷款(主要是房贷)呢?关于花呗上征信,其实去年…

    2021-09-27
  • 社保卡有效期多久,快看看你的社保卡何时到期

    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,社会保障卡与身份证一样,是有有效期的。 那社会保障卡的有效期是多长时间您知道吗? 告诉大家,社会保障卡的有效期是10年。 这就意味着,过了10年,我们的社会保障卡就会失效,所以大家一定要…

    2022-05-25
  • 协商信用卡个性化分期还款的作用是什么?

    小伙伴在让我们帮协商信用卡个性化分期还款的时候,我一般都会说有些银行是不会免减的,有些银行会减免,就是直接现在是多少金额就多少金额来分期,但是会停息,然后不能影响征信的显示状态,会一直记录逾期状态,…

    2022-03-02
  • 征信有问题如何恢复,教你三招恢复征信方法

    征信如今对于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的,不仅申请贷款、办理信用卡时需要征信报告,有的地区子女上贵族学校都需要查看父母征信报告,有问题的征信则无法顺利入学。所以说日常维护征信有多重要了,那么当征信有问题时怎…

    2022-01-08
  • 微信贷款怎么申请开通?微信快速借钱3000

    进入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后,移动支付方式也开始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。毕竟与传统的现金交易模式相比,移动支付无论在方便性还是快捷性方面都要更具有优势。因此,在庞大的用户需求量之下,也衍生出了微信等第…

    2021-05-20